產品介紹
收割的牧草先制成半干草而后再貯藏,在實際中應按以下方法來操作; 1、牧草適時收割后,在田間經短期晾曬,當含水量降到35%~40%時,植物的細胞停止活動,此時應打捆,并逐捆注入濃度為25%的氨水,然后堆垛用塑料膜覆蓋密封。氨水的用量是青干草重量的1%~3%,一般在25℃左右時,堆垛用塑料膜覆蓋密封處理21天以上。用氨水處理半干豆科牧草,可減少營養物質的損失。與通風干燥相比粗蛋白質含量提高8%~10%,胡蘿卜素提高30%,干草的消化率提高10%左右。 2、有機酸能有效地防止水分高于30%的青干草發霉變質,并可減少貯存過程中的營養損失。當豆科干草含水量為20%~25%時,可用0.5%的丙酸,用量為1-3%;含水量為25%~30%時,用1%的丙酸,用量1-3%噴灑效果較好。 3、青干草在貯存中應注意控制含水量在17%以下;并注意通風和防雨。這是由于青干草仍含有較高水分,發生在青干草調制過程中的各種生理變化并未完全停止。如果不注意通風,周圍環境濕度大或漏雨,致使干草水分升高,引起酶和微生物共同作用會導致青干草內溫度升高,當溫度達72℃以上時,會引起青干草自動燃燒。因此應特別注意青干草含水量的問題。 注意事項 牧草干燥后,通常水分保持在15%左右。在存放過程中應注意防水、防潮,更要注意防止小動物的破壞,比如防止老鼠類動物在干草中拉尿、生息繁衍,造成污染。干草的營養素含量會隨時間的延長而損失。干草經過長期貯存后,干物質的含量及消化率會降低,胡蘿卜素被破壞,草香味消失,適口性也差。因此,過制備好的干草長時間的貯存或是隔年貯藏的方法是不適宜的。當年收獲的牧草當年使用。 壓捆時牧草的含水量與草捆密度、重量的關系